【千夫指的解释】“千夫指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鲁迅《自嘲》诗中的名句:“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首甘为孺子牛。”该词原意是指被一千个人指着骂,形容一个人遭到众人的指责和攻击。在现代语境中,“千夫指”常用来比喻一个人因为坚持正义、不畏强权或做出某些不合时宜的行为而受到广泛批评。
一、词语解析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千夫指 |
出处 | 鲁迅《自嘲》诗:“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首甘为孺子牛。” |
字面意思 | 被一千个人指着骂 |
引申含义 | 形容一个人因坚持原则或行为不合主流而遭到众人指责 |
使用场景 | 多用于形容有勇气、有担当的人面对舆论压力时的态度 |
情感色彩 | 中性偏褒义,强调坚定立场 |
二、使用示例
1. 正面用法:
“他虽被千夫指,却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。”
—— 表达对坚持原则者的敬佩。
2. 反讽用法:
“你这种人就是千夫指,没人会支持你。”
—— 带有贬义,批评某人行为不当。
三、与相近成语对比
成语 | 含义 | 与“千夫指”的区别 |
众矢之的 | 被众人攻击的目标 | 更强调“被攻击”的状态 |
万人空巷 | 人们都跑出去看热闹 | 侧重人群聚集,非负面情绪 |
众口铄金 | 流言蜚语可以毁掉真相 | 强调舆论的力量,但更偏向于谣言 |
四、总结
“千夫指”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文化背景的成语,不仅承载了鲁迅先生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,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在面对不公时应有的勇气与担当。它既可以作为赞美之词,也可用于讽刺,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。在日常交流中,合理运用这一成语,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思想深度。